学习完了,我们就要讲开始干了,下面来谈谈我们企业管理的内功的这方面的事情:
1、品牌化。我在前面讲了华强北的企业品牌和产品类品牌,这里再讲一下其他的。当然品牌代表一种品类,就是好多品牌有专属的产品范围,要是哪个品牌可以代表哪一类产品,就成功了,比如王老吉代表凉茶,ST的MCU是他们的代表作,SLKOR是做碳化硅的,更代表品质。比如格力的空调卖的比美的贵,NIKE卖的比李宁好就是这个道理。有了品牌可以最低成本和客户建立信任度和连接,交易和流通的环节效率也更高而且成本更低。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,对我们这些小公司推广品牌非常有帮助。当然还有故事、有时间沉淀和磨砺。
2、标准化。标准化是协同、沟通、交流和交易的要素,我们人民币和美金的汇率就是一种标准化,我们用的公制单位和英制单位的换算也是标准化的对接。当年秦始皇的“车同轨,书同文”也是标准化,为了加强管理的效率。做企业先从企业内部管理抓起,要效率、要品质,就要搞标准化。对外,一方面和供应商方面有了标准化就方便和快速对接,不容易出错,另外一方面也方便和客户对接,大的客户对这一块也比较看重,也是公司软实力的体现。制定的标准可以参照同行业的一些企业,最好与供应商和客户能够有最大化的一致性,有互动和协同,就是最好的模式,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大家看到KFC和麦当劳的汽水和食物的味道在哪里都是一样的,价格也是一样的。可以说味道、分量代表品质的标准化,价格代表了财务数据标准化,有了这些标准化的数据对市场分析、原材料配送、员工操作、成本核算等等等等的好处我就不多说了。华冠半导体的明哥在下面频频点头,明哥对这个有体会在运用了,做国产品牌不容易呀,加油明哥!
我对标准化还是有点体会的。前几天我老家有朋友过来,我为了冒充有钱人装个B,就请他们去了五星级的酒店,还带了几瓶五粮液,再点了鲍鱼给他们吃,后来他们回去说我混的还可以,以后要多巴结我。比我几个土豪同学请他们去会所吃什么野味花的钱还少效果还好。我就有效的利用了标准化,因为五星级、五粮液、鲍鱼,就从侧面给我请吃的档次背书了,他们是属于五星级,随便就把我人搞成五星级的了。有了知识,装B也达到五星级了。
3、团队化。我前面讲了有团队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这里就简单说一下系统化和人员依赖。团队要根据工作的流畅和职责建立系统化,可以增加工作效率,另外培养、培训新来的员工也会效率效果好,在有员工离职和岗位有变动的情况下,把对组织的效率和产品品质的影响降到最低,有效的降低了人员的依赖性。我们以前在大公司出差半个月回来,看到同事换了好多,但是公司运作还是非常顺畅,就是这个道理。
4、流程化。我们看到现在比较牛皮的快餐店“家乐缘”没有。他们这样的平价的快餐店可以开在要承受比较高租金的大好位置,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他们的流程化。我们以前吃快餐是要单点的,效率非常低。在家乐缘的流程化里面,米饭、荤菜、荤素搭配的菜、素菜、汤、收钱都可以一条龙搞定,效率非常高,也不耽误吃饭人的时间,高效、有序,是流程化的最大好处。再加上他们有了标准化,有了合适吃饭的人在里面小循环的动线,就有了翻台率,就差不多了嘛。
当年东莞的服务为什么那么火,就是有标准化和流程化,虽然不该讲,但是道理是这样的,这个大家当我没有说呀。
我们的ERP软件好多都好流畅了,是众多公司结合实际应用千锤百炼出来的,内部管理的ISO9000,用于车规的TS16949,都是帮我们搞好流程化的好帮手。有条件的公司应该上。我们也是计划下半年开始干了。